Podcast Note — 在 Y Combinator「加速」三個月是什麼感覺?Heptabase 經驗分享(ft. 詹雨安)
Alan 分享參加 3 個月 YC 的啟發跟思考,包含其他筆記軟體可能方向及遇到問題,Pitch 應該是雙向的好溝通、不一定需要簡報,Demo Day 強調亮點,Heptabase 發展策略的改變及方向
Source : 星箭廣播 156: 在 Y Combinator「加速」三個月是什麼感覺?Heptabase 經驗分享(ft. 詹雨安) (starrocket.io)
- Alan 個人部落格 : Sheracaolity
有經驗的投資人,看過成功公司不計其數,也大概知道發展快速的新創,在各階段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
像我們認為很成功的 Notion 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其中一個案例,現在 Google Docs 已經在抄一些 Notion 的功能,Microsoft 開始做了 Loop
Notion 之所以能夠提供個人使用免費,因為盈利來自於企業端的付費用戶
但是在籌資後估值已達 100 億美金,Google , Microsoft 也跳下來做類似產品,他們還能保持原來優勢嗎?或者說,31:00 如果 Google , Microsoft 把核心功能複製,Notion 在企業端市場還能保持競爭優勢嗎?
Notion 現在向個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產品這條線,可能會造成公司資金 burn out
Sales & Distribution 這時候會比 Product 本身還有更大影響力
- 持續保持獨立,找到利基點站穩市場
- 賣給 Saleforce,像是 Slack 曾經走過的路,在企業端市場創造雙贏局面
- 如果 Notion 不賣,Saleforce 也會去找其他類似產品收購
- 公司在不同規模時,要考慮的問題及發展方向不同
投資人即是用戶,透過付費牆篩選出「 更需要你產品的人 」
heptabase 有兩個投資人也是用戶, 即使在最初產品產品未成型,就付費使用
投資人即是用戶 : 每天都要見非常多不同產業跟背景的團隊,再加上管理的資金很大,決策需要謹慎。
管理各種筆記,heptabase 是很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案,已經足夠解決他們的問題
Alan 最初想法,是要等完成更多功能後才開始收費,YC 讓他們把收費時程大幅度提前,透過付費墻去清晰認識服務的用戶,你的產品對哪些人更有價值
Demo Day Pitch
- 討論其他團隊的 Pitch,換個視角思考自己的表現
- 時間很短,不需要太多故事,重點精簡且清楚
- 不建議:花很多時間,語速很快,反而沒記憶點,大多回想不起來再講什麼
完成 Better Memory 之後,下個階段要做 better communication
現階段是「 個人知識管理 」解決方案是 Better Memory
下個想研究:群體知識管理,解決的是 better communication 。即是多人大腦的記憶,如何更好的整合?更進一步的問題,是如何發明更好的人機互動?
現在市面有各種輔助 Communication 的工具
- real-time communication : Slack , Discord
- centralized workspcae : Notion
目前還沒有很好的工具,能 leverage 別人的知識及經驗,這是 Heptabse 很想完成的事
把握產品邊界,釐清要解決的需求
制定公司策略跟方向,兼顧用戶需求,把握兩條線之間的節奏, 避免太多刁鑽的問題
- 把握產品邊界,釐清哪需求被解決 ( 滿足 )
- 用戶永遠不會被滿足
當一個功能完成後,又會繼續許願;至少 Alan 老實說,自己作為用戶從來沒有滿足過
- 使用者不需要知道公司願景,只要知道當下這個工具,能不能解決他遇到的問題
假如明天就要 Launch,今天可以做到什麼程度的 MVP?
- 不一定要完全準備好,不如說,沒有完全準備好這回事
Founder Market Fit
- Alan 花非常多時間在思考關於 PKM 的問題,針對這件事會有些關鍵的 Insight,認為其他人沒有
- 如果 Founder 沒辦法說明自己適合這個 Market,那可能不會很順利,但不一定不會成功
- Airbnb Founder,在最開始也不知道房屋的市場,不過也是從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開始
- 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完全準備好,大部分都是不斷迭代跟學習
每天都在想這個點子,停不下來
- 如果今天有個 Idea 你會覺得,好像沒有辦法不做它。即便不在做它,你也每天都在想它,你停不下來。這是一個很適合開始嘗試做 Startup 的狀態
- Alan 從 Minerva休學就是因為這樣
對於題目有熱忱,甘願面對問題
- 沒有熱情真的非常容易放棄
- 每天都會遇到各種莫名其妙的事,創業者就是要每天面對
很多新創收起來,不是沒錢或資本,而是 Founder 本身不想再繼續做,每天處理一堆麻煩事,不如到大公司好好上班,事少錢多,好好培養自己專業技能可能更輕鬆
Visual Note Taking
- 在整個 PKM 圈子中,有很多人也注意到原來可以這樣做,未來一定會有人出來 Clone 出類似產品,或說自己可以做得更好
- 表面上大家在競爭,其實是一起在把市場做大,越來越多人注意到